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,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,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!
至中央區塊 至網站導覽
x
動畫海浪
燕鷗
燕鷗
燕鷗

:::

人文地理

  • 轉寄
  • 列印
  • facebook
點閱數:5

民情風俗

馬祖方言

在台灣,馬祖是唯一講福州方言的地區,遊客登上立榮航空客機,就會聽到一種完全陌生的廣播,那就是馬祖人常說的福州話,又稱馬祖話。


北竿早期移民大多來自長樂、連江,少數來自琅岐,共通方言為福州話。但在福州話族群中也有很少數來自閩南惠安一帶移民,居住在橋仔、塘岐一帶,操閩南話。近年來,國語成為地區的強勢語言,而隨著開放觀光,以及大批民眾移民台灣,能操持流利台語的鄉親不在少數,反而年輕一輩不太說甚至不會說馬祖方言,令人不勝唏噓!


老人聚在一起製作「白丸」,她們說的是福州話
老人聚在一起製作「白丸」,她們說的是福州話。(陳鵬雄攝)
軍管時期在芹壁留存下來的「解救大陸同胞」標語
軍管時期在芹壁留存下來的「解救大陸同胞」標語。(彭永興攝)
造型鮮明,具有馬祖傳統建築特色的橋仔村「封火山牆」廟宇
造型鮮明,具有馬祖傳統建築特色的橋仔村「封火山牆」廟宇。

戰地文化

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分治後,隨著馬祖實施「戰地政務」,加上大量人口移居台灣,許多漁村聚落、歷史遺蹟便因為缺乏使用與維護而逐漸毀損,在此同時,馬祖更因其戰略地位,在大量基於軍事考量的建設下,原來的漁村轉變成軍事要地,戌守前線的將士成為列島的主要住民,馬祖地區特有的戰地人文景觀,在此時期逐漸成形。


歷經動盪不安,生活在戰爭陰影下長達半世紀的馬祖,人民生活無一不以「戰爭、安全」為優先考量,單打雙不打、燈火管制、民防自衛隊訓練、宵禁、入出境管制等等,印象仍然歷歷在目,而今卻隨著民主與開放的腳步,寫入歷史。唯一留下,難以磨滅的就是島上無所不在的碉堡、坑道、據點與到處可見的標語,見證了冷戰時期馬祖人民的苦難記憶。


如今,外來遊客參觀馬祖傳統閩東古厝,北竿芹壁聚落成為首選,遊客幾乎在每棟石屋上,都可看到用水泥雕刻的不同標語,如「爭取最後勝利」、「解救大陸同胞」、「軍民團結」、「光復大陸」等等。由於時代的強烈反差,這些標語自然成為眾多媒體、遊客拍照時的必取景物。


全鄉乩轎總動員,加入迎神遶境,歡慶元宵節
全鄉乩轎總動員,加入迎神遶境,歡慶元宵節。(陳貴忠攝)
「扛乩」文化在北竿發揚光大,成為常民生活的重要活動
「扛乩」文化在北竿發揚光大,成為常民生活的重要活動。

民間信仰

本鄉孤懸海隅,往昔衛生醫療條件落後,民眾強烈依賴廟宇,舉凡生老病死,各種疑難雜症,無不需要祈求神明,因此各種地方神祇便成為鄉民的精神支柱,而祭祀迎神、扛乩問事,更是常民文化中重要的一環。


本鄉宗教信仰活動中最特殊的「扛乩」儀式,是馬祖列島閩東文化中的異數,盛行於台灣南部的扛乩活動,在北竿發展出具地方特性的信仰方式。一般人認為「扛乩」僅止於處理廟宇事務,事實上藉由「扛乩」作為溝通意見平台,將不同世代、不同族群的心力凝聚在一起。值得一提的是,北竿輦轎無論在色彩或造型上,都較台灣更加鮮豔華麗,組合拆收也更為容易。


本鄉廟宇之多,稱冠馬祖地區,各廟宇都以村為「境」,境內村民都受其保佑。為了進行廟會酬神,以「社」為單位,進行擺暝、遶境、食社(又稱食福,或食份)等祭祀活動。


► 擺暝:
本鄉擺暝除坂里在正月十三舉行的「馬糧季」以外,全鄉各廟宇都是十五元宵當天至十六中午。每年各廟擺暝,由「當頭」統籌;擺暝時社友紛紛奉獻紅燭,家中有「大喜」(結婚)者供獻大燭,「半喜」(生兒女)供獻中燭,一般無特殊喜事者點小燭;另外各社友供獻祭品少者三、四十碗,多者五、六十碗,將公桌完全擺滿,並焚燒元寶,上香致祭。


► 遶境:
本鄉元宵節慶祝活動,每年都由坂里白馬尊王廟揭開序幕,也就是所謂「坂里十三暝」。但真正的高潮,是在十五日元宵節當天,自下午二時起,塘岐尚書公廟首先展開繞境遊行,下午六時,后沃楊公八使廟遶境遊行隊伍接著自后沃出發,先前往塘岐隴裡楊公八使衣冠塚謁陵,再拜會蕭王府廟、尚書公廟,並在塘岐遶境後返回后沃;六時,蕭王府廟展開壓軸的遶境遊行,一直到晚間十時左右,整個迎神活動才告落幕。


► 補庫:
本鄉居民早年都以捕魚為生,面對詭譎多變的海象,人力往往無法克服自然環境的阻力,於是為了撫平心靈上的不安,並祈願豐收,常需透過村廟的護佑,為增加村廟的神力,祭拜時需不斷供以香火,持續焚燒紙箔,使廟庫不虞匱乏,因而衍生出「補庫」的習俗。


本鄉慣例,每年補庫一次,大都在端午節以後。補庫儀式大體與元宵擺暝相近,雖無迎神等陣頭活動,一般說來供品相當豐盛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