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本鄉為福建沿海居民捕魚泊憩之處,去留不定,為求遮風避雨,對房舍要求不高,因此構築快速容易的「草寮」成為民居的主流,後來由於攜家帶眷,且長期定居,房舍不能因陋就簡,於是傳統石屋蔚為風潮,國軍進駐後,大量興建鋼筋水泥式建築連棟式街屋,七十年代末期,鐵皮屋興起,並席捲全馬祖地區,本鄉自不能倖免。基本上,本鄉住宅呈現新舊雜陳景象,尤以塘岐家家戶戶鐵皮屋,僅存少數傳統石屋,不是傾塌廢棄,便是隨意加蓋,所幸芹壁村完整保留了傳統石屋聚落的原始樣貌,成為可貴的建築資產。
二、草寮
本鄉早年為大陸沿海居民捕魚泊憩之地,家眷多在大陸,由於臨時休憩,對居家要求僅止於避風擋雨,都搭建草寮棲居。通常外牆以泥土、木材、竹片等混合構築,內部用簡單的竹筒或綁或穿鑿組立,屋頂以十公分厚乾草覆蓋,再以粗繩兩三條,每條兩端各繫大石垂壓屋頂,使其牢固,以預防颱風。此種住屋形式構築快速容易,芹壁、橋仔、塘岐、白沙、后沃等各村落隨處可見,其屋身面寬多在十二尺左右,目前在橋仔還可見到草寮身影,多是當年梅花人留下來的「故居」。
三、傳統石厝
傳統石厝民宅為北竿地區極普遍的建築樣式,流行於清末至民國年間,除最著名的芹壁聚落古厝簇群外,坂里、白沙、后沃、橋仔等地都有相當數量的古厝。基本上,北竿地區的古厝,民居建築充分顯現時代背景以及居民生活型態,同時和自然環境充分融合。
芹壁聚落的建築形式和工法,不拘泥形式,完全因地制宜,空間形式的靈活,簡直達到建築藝術的最高境界。由於都建築在坡地上,坡崁常成為建築的一部分,某個角度看去是一層樓,另一個角度變成兩層樓;芹壁聚落處於面北位置,如何抵擋強風成為首要的考慮要素,特別強調石構造的堅固精緻,外牆多半取用當地石材,較講究者則選用惠安青石或花崗岩,砌法多為亂石砌,有些則採用較為精緻的人字砌,像芹壁村14號海盜屋,甚至連接縫都看不到。基本上,芹壁聚落建築石構造和木構造可完全分離,大抵以石構造為主,且都因地制宜,配合等高線橫向發展,木構造則具相當彈性,如此有利於隨時增建。此一特徵以芹壁東村最為顯著,聚落簇群從初級的建築形式逐步演進至成熟期的建築形式,如此聚落成長的有機形式,不但展現了強而有力的生命張力,更充分反映漁民去留不定,從暫居至定居游牧生活型態。後期西村已是集村型態,成熟期建築形式,土地分割較為工整,建築形式也較為制式,重複性較高。
坂里民宅和芹壁無論在地理位置、生活型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,板里平地較多,且是農耕型態,不必遷就坡地限制,村落也非處於面北位置,不必考慮抵擋強風,石牆因此較低,板里國小對面的民宅,內部木結構部分相當精緻,堪稱全馬祖之最;前後各有三個天井,高大的馬背,屋頂兩側作封火山牆甚為突出。不僅如此,考慮到方位、格局,無論大廳,左龍右虎,廂房的對稱都極講究。
至於橋仔,雖和芹壁一樣是漁村型態,但村落形成較早,又長期扮演對大陸的轉口港,民居形式顯得多樣而豐富,呈現矯揉折衷的樣貌,除有類似芹壁的獨棟建築外,也出現有如南竿牛角六間排似的連棟式商店街屋石厝,充分反映了當地早年商業發達的景象。其他村落白沙、后沃的石厝基本上較制式、重複性高,不若芹壁、板里、橋仔深具特色,因此較無可觀之處。
四、洋灰厝(鋼筋水泥建築)
洋灰為地區水泥的稱呼,洋灰厝即是以洋灰興建的建築。早期地區並未使用這類材料,民國五○年代開始,為構築地區防禦工事、營舍國宅以及政府機構,遂由軍方代為引進鋼筋混凝土與施工技術,再以政策鼓勵居民修建房舍改用鋼筋水泥材料,並給予金融貸款,全面推廣新建材,使得洋灰厝成為象徵地區現代化進步的住屋形式。據統計,從民國五十三年鋼筋水泥使用在住宅上,至六十七年的十五年間,鋼筋水泥住屋已達馬祖地區總量的四分之一,本鄉洋灰厝主要分布於塘岐地區,板里其次,其他村落則以傳統石屋為主,洋灰厝較不多見。
通常洋灰厝多委由軍方兵工代建或協建,住屋規劃設計都統籌辦理,並依矩形平面及樑柱結構標準施工,塑造出一種統一工整但極呆板形式。因砂石與水泥費用高昂,所以地區洋灰厝多屬於加強磚造構造體。除了結構樑柱以鋼筋混凝土施作,圍蔽用的外牆以自行澆置的水泥空心磚疊砌,或在表面貼上進口光鮮的磁磚或長比例丁卦磚。
在大量構建的鋼筋混凝土連棟街屋的空間使用上,一樓多半做為店鋪,其中有四分之一面積是樓梯間、衛浴與廚房。二樓做為居家臥室,室內裝璜與家具佈置和台灣並無二致。大部分住家都在二樓屋頂,或往後延伸加蓋鐵皮屋,用做臥房或第二個起居室。
本鄉自民國五○年起,陸續在塘岐興建大同一村、中山路、中正路國宅,七十四年並在坂里興建大同二村國宅。大同一村、二村都做為住宅使用(大同一村已全部拆除);中山路、中正路連棟國宅都做為商業用途,全數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。
五、鐵皮屋
地區居民居住的洋灰厝,興建於五○至七○年代,在空間不足,加上鋼材便宜,輕鋼架施工快速容易下,自民國七○年起,鐵皮屋迅速在地區興起,成為馬祖地區住宅的新流行,五顏六色的鐵皮屋隨處可見,尤其以首善之區的塘岐為最,幾乎家家戶戶都加蓋鐵皮屋,由壁山山頂下望,只見血紅的鐵皮屋大剌剌的矗立著,令人觸目驚心;至於芹壁,這個傳統石厝保存最完整的村落,前些年還有極少數的鐵皮屋,經勸說下全部拆除,芹壁可以說是北竿,甚至是馬祖地區唯一沒有鐵皮屋,最為古樸的地區。其他白沙、后沃、橋仔、坂里等村落,偶見鐵皮屋,不免新舊雜陳,但情況不算太嚴重。
一般說來,地區現有的鐵皮屋形態大致可分為兩類:一為既有建築物的加建,另一種是全棟新建。前者佔地區鐵皮屋的大部份,多將平面屋頂蓋滿,並且加上一個大紅帽,也有部份鐵皮屋是將原有結構翻修,只留牆身部份。至於全棟新建者多半做為廠房與住家使用,且多數是拆除原有民宅後就地重建。
有些加建型的鐵皮屋援用既有石砌牆身,屋面則以彩色浪板為主要材料,後續建造者已改用附加隔熱防火泡棉的浪板,門窗也全部改用金屬製品。
本鄉鐵皮屋隨處可見,以塘岐村最為普遍,全棟興建則以機場附近梅花、統一小吃店規模最大。
地 址:21041 馬祖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258號 0836-55218
網頁更新時間:2024-10-09
Address:No.258, Tangqi Vil., Beigan Township, Lianjiang County 21041, Taiwan R.O.C.
連江縣北竿鄉公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2021 Beigan Township Administration,Matsu. All rights reserved.